本文内容:
近年来,河北省肃宁县人民法院(Suning People’s Court)招录了12名外埠青年法官,这些法官有文化、有水平、有知识,但他们对当地历史、风俗、习惯不认知、不理解,工作中经常有“整不到一起”、“挠不到痒处”的感觉,相处吃力,化解纠纷事倍功半,甚至费力不讨好。该院为强化青年法官司法能力建设,对他们进行接地气式的培训,从而使他们尽快入乡随俗,成为化解矛盾纠纷、做好各项审判工作生力军。去年,该院有378件案件在这些青年法官调解下得到诉前化解。知民俗是法官基本功法周刊:你们把培养青年法官接地气、知民俗、懂传统作为培养他们办案的必修课是基于什么考虑?朱向东:肃宁这个地方,始于夏商,兴于秦汉,盛于宋元,自北宋起,便叫肃宁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这里是英雄辈出的地方,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,有好的传统,也有沿袭下来的陋习。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,形成了自己的方言方语、民风民俗,且十里不同俗。这些风俗习惯,对于人们日常行为处事,具有较强的规范和指导作用。应当说青年法官的素质都很高,他们经历了大学本科学习、司法考试、公务员笔试和面试,过五关斩六将,层层筛选才站上法官这个平台。然而,他们纸上谈兵没有问题,在现实审判工作中,真枪实弹地去现场操练,就显得力不从心,普遍存在“一高三低”现象:发还改判率高,驾驭庭审能力低,化解矛盾能力低,调解案件效率低。究其原因,就是他们的理论还没有与当地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,没有与当地的风俗和传统有机结合起来,也就是没有接上地气,不知道如何施展拳脚。基于这种考虑,势必要为青年法官弥补上地域风俗欠缺这个短板。法官应该是个“杂家”法周刊:你们是如何做到让青年法官懂传统、知民俗的?朱向东:当地各民族间生活方式不同,避讳的语言不同,婚丧方式不同,方言方语不同,历史延续下来的老道、老理儿非常多,有些还与法律发生冲突,这些是书本上没有的。了解这些风俗,对于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,增进感情,摸清症结,调解、执行案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法官应该是个“杂家”,什么都要知道一些。否则,为了判决而判决,难以达到案结事了、审结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。根据肃宁是冀中第一个解放的县城的特点,我们请老党员讲解革命传统,让青年法官了解、继承传统。我们举办民风民俗培训班,让青年法官明确要干好工作,必须做到入乡随俗。前几天,我院受理了一起案子。原告、被告东西为邻,因为盖房发生了一些纠纷,西邻在自家房前冲着东邻大门栽下一颗碗口粗杨树,并在树上钉了钉子,寓意为东禽出门撞钉;东邻发现后,在自家门洞挂上一面镜子,把钉的影子折射回去。几个回合后,双方由哑战,变为口战,由口战变为武战,西邻砸了东邻大镜子,东邻砍了西邻树。双方诉讼到法庭,主审此案的青年女法官李京华感到调解无从下手,想一判了之。正在此时,法院举办民俗培训班,李京华边学习边思考,心里明亮了:原被告之间争执是表面,背后目的是利用迷信压住对方,获得心理胜利感。培训结束后,李京华按照风俗、法律分析谁对谁错,案子很快调结了。刚到任的学生法官,特别是女法官,对于气头上的当事人,有些惧怕,不敢审、不敢调,棘手案子,方法少、答不上话,有些束手无策,自己倒像被告。对此,一方面我们让青年法官全部到基层法庭锻炼,另一方面让老法官一帮一,做好传帮带工作,从而使这些青年的法官尽快进入角色。必须学会向社会借力法周刊:你们在培养青年法官接地气、知民俗中,注意把握哪些问题?朱向东:俗言说,“解铃还需系铃人”。很多案件,要想达到调解实效,往往需要介入法律背后的人际关系,更好地了解案件纷争来龙去脉,只有当事人从根本上消除误会,才会从心理上消除隔阂。因此,必须交给青年法官一个化解矛盾的武器——向社会借力。一是向基层党组织借力,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,他们了解情况,是我们工作中的得力帮手;二是向说情人借力,变逆水行舟为顺风行船,说情人了解细节,既和法院熟悉又和当事人有关系,他们的劝说,当事人更容易接受;三是向红白理事会主持人借力,他们在本族、本村有威望,了解当事人脾气秉性和强弱项。因此,向这些人借力,一定会事半功倍。我们要求青年法官做有心人,把这“三类人”的名字、电话号码记住,遇到问题常和他们联系。只要掌握了事情来龙去脉,就能在审判中争取主动,有效化解纠纷。 (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。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